4月24日,为全面深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双一流”建设目标,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论坛”暨“薪火讲堂”首讲在立教楼B109报告厅举办。学院特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届校友、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绍勇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作题为“如何有效开展有组织有规划的学术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常务副院长李朝阳主持,学院本、硕、博学生代表120余人参加讲座。

讲座中,孙绍勇教授将拓展学术研究作为切入点,强调跨学科与交叉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他指出,扎实的知识储备与系统的资料积累是研究的基础,鼓励师生通过高频次学术交流打破学科壁垒。针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发展趋势,他强调“国际视野是拓展研究宽度的关键”,倡导在立足本土实践的同时关注国际学术动态,实现研究视角的多维融合。在学术研究的组织规划层面,孙绍勇系统梳理了研究态度、方向定位、领域聚焦与议题选择的内在逻辑。他以学术论文写作为例,详细拆解“主题确定—逻辑构思—专注撰写—发表技巧”的全流程,强调“前沿性选题需把握学科动态,学术积累应服务长远规划”。通过案例分析,生动阐释了学术方向凝练中“前瞻性布局”与“持续性深耕”的辩证关系。围绕学术研究的核心意识,孙绍勇提出“经典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三位一体的治学理念。他主张通过经典著作与文献研究的深度对话夯实理论基础,在理论争鸣、现实张力及价值判断中捕捉真问题,并着重解析“批判性建构”的创新路径。针对学术成果的高效产出,孙绍勇从能力建设与方法论层面提出建议。他强调,系统性思维与学术实践能力要协同发展,指出成果产出需“集中优势、持续发力、形成集聚效应”,并结合自身经验分享“抓大放小、心无旁骛”的科研心得。

本次讲座,孙绍勇勉励同学们以“耐心、细心、恒心”应对学术挑战,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术创新的时代浪潮。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详实、逻辑清晰,通过将理论和实践深度结合,为系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指导。
责任编辑:王一然
制作编辑: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