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活动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活动 >> 活动集锦 >> 正文
新闻特写:家,一直在那里
2024-10-26 06:01  

师大校园,金风送爽;天勤路上,熙来攘往。

人群中,三位风采照人的女士结伴而行,时而环顾四望,时而轻声低语,看起来像是客人;但满足的笑容一直萦绕在她们的面庞,眉宇间的自信又让人感觉她们是主人。

“我们仨都是天津师大生物系1979级、1983届毕业生,母校培养了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以自己是‘天津师大人’为荣!最近,我刚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国,从校友公众号看到母校新校史馆落成开放的消息,特别高兴!今天就约上两名在津的大学同学一起回来了。”站在林木掩映下的新校史馆门前,现为加拿大菲莎卫生局(FHA)高级临床科学家、教授的宋晓薇校友难掩心中的激动,毕竟这是她1992年出国读博后32年间第一次返校。

相逢是首歌。45年前,在“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岁月,她们携手开启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时光;45年后,在“民族复兴”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她们并肩再续与母校历久弥坚的情缘,相约重返母校。

从办学发端溯源而来,天津近代百年师范教育在国难中诞生,在寻路中演进,始终恪守“教育兴邦 师范报国”理念,矢志不渝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救亡图存、为造福乡闾、为中华崛起接续奋斗!一幕幕涌到眼前,令人扼腕。

 

 

 

 

 

3BF42

“我们是1979年考入的,那时叫‘天津师范学院’”在复原的“天津师范学院”校牌前,南开大学医学院原副院长、副研究员唐路扬校友(左一)提议拍下一张合影,“在校史馆,我第一次对母校的办学沿革、历史传承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天津师大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归宿和集大成者,在饱经沧桑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成就,每一次收获,每一份积累,都弥足珍贵。”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教室的复原场景中,三位校友自然而然的缓缓就座。仿佛时空穿越,这座“教室”自然而然充满生气,自然而然的呈现出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气象,好像上课铃马上就要响起......

 

天津市解剖学会理事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汪涛校友(中)说“偌大的校史馆里,这几套老式课桌椅很用心了,坐一坐,感觉整个人都年轻了,精气神还像学生时代一样。作为师大毕业生,母校教给我们的一切推动了我们的工作,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我们要加倍努力、做好工作,不负母校培养。”

33981

展线行至1982年,三位校友在“天津师范大学”校牌下再次合影。宋晓薇校友(右1)说“入学时,1979年,我们是天津师院的学生;毕业时,1983年,我们成为‘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了。42年前的1982年,我们,和我们的同学们有幸成为校史上里程碑意义大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甚至是建设者,是多么令人自豪啊!”

2A067

在李继之老校长的展位前,三位校友驻足良久。

“上学时,都见过老李校长。”

“那时候知道他是从枪林弹雨闯过来的抗日老革命,也知道他是师范教育的改革派。”

“我们在大礼堂听过老校长的报告,但今天第一次见到老校长亲笔字!他和那个时代的老师们是我们学校的大功臣。”

“那时还是年轻,对老校长的认知还是浅了。如今,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我们回望那段历史,应该说在老校长和那个时代的探索者们身上充沛的改革精神、实践精神是经受住历史的检验的,是应该被继承和发扬的!”

......

校史馆288米的展线,澎湃浩荡,三位校友和许多年轻的参观者一起心潮激越。宋晓薇校友说“海外万里归来,不虚此行。今天在校史馆,我们学习了入学前母校的历史,重温了上学时母校的荣光,目睹了离校后母校的成就,抚今追昔,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深的为天津师大而无比自豪。”

参观即将结束,记者问了一个有些“俗气”的问题:三位学姐是奔着校史馆来的。观展过程中,哪部分最喜欢看?

286F7

......三位校友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越看越喜欢。

啊,“越看越喜欢”,说出这句话的人,是把自己融入进去了。我们不仅认同母校的历史,还赞许母校的进步,更愿为母校的建设添砖加瓦,期待母校辉煌的未来。

告别校史馆,校园中春华秋实,弥漫着成熟的欣喜和收获的期待。校史馆在三位校友身后渐行渐远,却烙印心间。

是的,我们师大人青春的印记在那里,成长的标注在那里,发展的底气在那里,家——也就一直在那里。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电话:022-23766785

邮编:300387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关注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