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校友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访谈 >> 正文
李丁: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2017-04-06 16:57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访青年相声演员李丁

1
   (记者 郭小雨)3月28日,天津师大举办了首届相声论坛和马季艺术研究会一届二次理事会,很多学者和艺术家纷纷前来参与了这次盛会。与会的还有一位非常年轻的面孔——青年相声演员李丁。李丁是一个看上去很可爱的单眼皮大男孩,非常爱笑,他拉着一杆行李箱,是刚从别的会场赶来的。

1

摄影  马骏

1
   李丁是马季艺术研究会一届二次理事会加入的新成员,现为研究会艺术评论会委员。这次与会,李丁坦言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的,来这里是对自己的一次充电,一次扩充,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听听老艺术家前辈们的建议可以很好的反思自己。和参加会议的老一辈艺术家相比,我们的优点也是我们的缺点,没有接受过很系统的传统相声学习,缺少基本功的训练,这是我们的缺点,但也是因为没有接受过,所以没有被条条框框限制住,但这些缺点还是会成为我们艺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因为基本功太重要了。除了基本功,文化底蕴,口齿,在舞台上的思路,包袱类型也应该拓宽,“我们还需要学习的太多了。”
   作为2016年央视春晚出现的相声新面孔,李丁和李寅飞搭档表演环保主题的相声《我知道》,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今年又登上了央视元宵晚会,和董建春搭档表演相声《健身一家人》,反响热烈。的表演风格清新,是年轻相声演员的代表之一,非常受年轻观众喜爱。
   虽然现在基本都是自己在创作相声节目,但是李丁诚挚的说,“我觉得80年代的相声都是比较好的,比如《虎口遐想》,比如《小偷公司》,又有内容又有包袱,因为我现在也在创作,就会反观自己,老艺术家身上有太多我没有的东西,我还需要很多的学习。”李丁出道也就是真正登上小剧场的时间是2012年,跟其他同行来说比较晚,但是对于相声的热爱却未曾熄灭“我从小就很喜欢相声,那些人总能把我逗乐,我也想把别人逗乐”,一直在践行儿时的承诺,在校期间的各种演出均受好评,入伍期间是部队文艺骨干,后来又在第七届全国电视相声大赛和董建春搭档夺得铜奖。
   董建春是李丁最默契的搭档,李丁在2012年4月份正式登上剧场舞台,10月份就和董做搭档了,到现在有4、5个年头了。二人是因为机缘巧合才聚到一起,因为之前李丁的搭档不做相声了,两个人都没有搭档,所以他们就自然而然的“结合”了。刚开始搭档的前两个月效果特别不好,但是3、4个月之后,经过不断的打磨贴合,两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状态,能够取长补短。李丁说他们两个人的性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既不相似也不互补,所以俩人在一起就跟谈恋爱似的,要相互包容相互忍让,反而有一种奇妙的默契。
   今年6月即将在天津宝坻区举办大学生相声展演,这是一个推新人、推新作的机会,当问及李丁对当代大学相声爱好者有什么建议时,李丁希望同学们说干净的相声,展现大学生自己清新的一面。

   当下时代的语言类作品属相声和小品最为观众接受和喜欢,怎么能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喜欢相声,李丁认为,要符合观众的胃口,但不是一味的去贴近观众,不能无底线的迎合观众。“我觉得那是不可取的,但是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年轻,听相声的人群里年轻人占很大比重,大家本身的生活节奏就很快,生活压力也很大,就需要有符合快节奏、更减压的相声,这样的相声可能有时候会显得很‘快餐’,那么怎么能将这样快餐式的相声说的更有营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下午的马季艺术研究会一届二次理事会上,李丁发言说明了自己的几个观点,第一,关于大学生相声展演,可以考虑在外省设立赛区,把相声文化真正带到外面,突破京津两个相声文化区。第二,不反对快餐文化,但是要在快餐的“色香味”和营养上下大夫。坦言,因为要经常演节目,平时创作新节目的时间很赶,虽然很想但还是无法像马季老师一样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年轻人的生活也是时代的一部分,并没有脱离时代。”一向古灵精怪的李丁在发言时非常成熟稳重,有条不紊的罗列条目,其发言内容受到了姜昆会长的认同和与会人员的支持。
   新的相声演员层出不穷,整个相声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但是弘扬中华曲艺文化依然是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包括李丁在内的新一年轻人和老艺术家们以马季艺术研究会作为强大的后盾和依托,共同努力,将相声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1

1

校友会办公室编辑

2017年4月6日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电话:022-23766785

邮编:300387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关注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