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校友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访谈 >> 正文
【30年返校】来自于校友会记者万晓的采访
2015-10-15 17:30 校友会   

不能读死书

——访85届日语专业校友张金玉

现在任天津鑫通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天津丰田叉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张金玉是我校第一批日语专业毕业的学生。“我是80年代的毕业生,虽然已经毕业30年了,但是对母校的这份情谊是不会变的。”张金玉感慨地说,“我最美好的青春是在师范大学校里园度过的,所以对师范大学有一份深深的感情。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家,所以今天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对于踏入社会工作已经30年的张金玉来说,他很了解现在应届毕业生的情况,也知道社会上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我觉得同学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在学校学的东西与社会需要接轨,这需要学校和同学们共同努力。同学们要学会自我调整,学习一些有助于将来工作的知识。学校也应该将与社会接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步入社会后能迅速投入工作。大学四年很宝贵,学到一些以后真正能用得到的东西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很多都是社会实践少,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要不接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要培训一到两年,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现在发展很快,完全没有必要踏入社会后再学习这些知识技能。”

同学情深深似海

——访85届英语专业校友吴艳玲

“珍贵的回忆太多了,我上学的时候父母在外地只有寒暑假才回家,班里其他同学都是天津人,每周都能回家一次。我当时在校队训练每天都吃特别多,但是那时候吃饭都是要定量的,每人每个月只有30斤粮票,经常吃不饱。当时同学们都特别照顾我,会给我粮票,好朋友还会带我去她家里蹭饭,”说到这里吴艳玲不禁热泪盈眶“现在想起来还是特别感动。我们班是个特别团结的班,今天30年返校除了4个在国外的同学,其他人全都回来了。当时我们班经常搞活动,去水上公园玩滑梯、拍照、集体去曙光影院看电影、元旦在教室包饺子••••••美好的回忆特别多。”

在谈到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几句话的时候,现为天津一中的教师吴艳玲说道:“我16岁上大学,当时比较‘一根筋’,不是很会跟同学们交往,后来渐渐的学会和同学们相处。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常常以自己为中心,考虑别人比较少。所以上大学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多与同学们沟通。与人方便就是于己方便,多考虑别人,多帮助别人,到了社会才能更适应。”

命运的转折点

——访85届英语专业校友魏建

“这次回来就是想看看母校,母校现在变化很大也很漂亮。”为了参加这次校友三十年返校,魏健特意从美国赶回来。“我是上山下乡那一代,因为当时不甘心,想要自己改变命运就自学考上了大学。当时上学的的时候就想着学习,经常在图书馆学习到很晚。”说到这里魏健十分感慨,“30年很快,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希望在校的同学们好好珍惜现在的好环境,好好利用这短短几年的学习时间,好好学习知识充实自己。”

学习切忌浮躁

——访85届英语专业校友望倩

“30年不容易,很感激有这样一次活动把大家聚在一起,大家能够一起回忆以前的美好时光。”说这话的是现在就职于通广集团校友望倩。 回到母校的望倩一直感慨学校变化之大,感慨回到母校就像回到了家。作为校友望倩告诫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学习,不要浮躁。“现在社会很浮躁,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同学们都要以学习为主。学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现在学到的东西会一生受用。”

感激母校

——访85届英语专业校友王渝玲

“很感谢母校给我们这样一次机会让大家聚在一起,平时大家工作都忙,一般聚不到一起,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们都很高兴。”短短的几句话却不难看出对于母校和同学们的深深情意。王渝玲现在就职于天津耀华中学,她高兴地说“大家知道今天是毕业30年返校,都很兴奋,很期待,期待了一年多,终于等到今天。”看到母校有这么巨大的变化王渝玲十分欣喜,她说希望母校越办越好,并且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眼前,好好学习。

把握当下

——访85届英语专业校友陈淑玲

“现在的同学们都太幸福了,要珍惜这种幸福,趁年轻多学习。”就职于天津四中的陈淑玲说这话的时候显得非常兴奋。作为一名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陈淑玲知道在那个年代学习生活条件有多艰苦。她微笑着说:“现在时代跟过去不一样了,我们当时就知道学习,现在的同学们在好好学习的同时,也要把生活搞好,祝你们幸福。”

多沟通多联络

——访85届英语专业校友梁家敏

作为在师大校园里度过了四年本科和三年研究生的梁家敏来说,母校承载了她太多的回忆和感情。回忆从前梁家敏说:“我们那时候通讯方式很单一,主要靠写信。那时候单位才有电话,后来经历拆迁什么的,联络起来就更不容易了。现在联系太方便了,希望你们能凭借手机、QQ、微信等方式多多加强联络沟通,多年以后也像我们现在一样。”作为一名天津财经大学的教授梁家敏,希望在校的同学珍惜在校的时光,努力学习,同时也要加强沟通,有机会多联络。

学习让生活更充实

——访85届英语专业校友董莉

“我们提前两年就开始为今天准备了!”从新加坡特意赶回来的董莉激动的说,“我们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为今天做准备,看到今天同学们重新聚在一起真的特别开心。”说起在学校的时候的珍贵回忆,董莉兴奋地说:“最深刻的就是去阶梯教室读书,晚了门锁了出不来大家一起爬窗子出来,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特别好,是特别珍贵的回忆。当时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学习,经常在教室学到特别晚,非常充实。”作为校友董莉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一定好好珍惜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知识充实自己。”

珍惜学习的机会

——访85届英语专业校友郑春梅

现在就职于天津82中学的郑春梅一直感慨学校变化之大,“我们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一间宿舍要住8个人,住得满满的,不过当时虽然很艰苦,我们每天都很快乐。”回忆起大学的那些时光郑春梅笑着说,“我们那个年代很少有书读,上大学以后有书可以读了,我们全都一头扎进书海里不愿意出来。当时我们真的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上大学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人生,很感谢时代,让我们有上大学的机会。”作为一名教师,郑春梅告诫同学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珍惜这个时代,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资源。现在学了多少积累了多少将来到社会上就能发挥出多少。

图 片:无

已添加附件:无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电话:022-23766785

邮编:300387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关注校友会